新闻中心

  • 首页 新闻中心 章子怡于佩尔,出手整顿内娱演技了

章子怡于佩尔,出手整顿内娱演技了

2025-03-22 23:55:12



今年未播先红的综艺,它称第二,没人敢称第一。


演员饰演恩爱小夫妻,被陈凯歌无情打假。



刘梓晨cos相柳,原地自杀搭配无限复活甲。


当场创飞了见多识广的章子怡。



富察贵人贴脸开大,逼问国际影后于佩尔,“冷宫的滋味你懂吗”。



微博热搜也在此时发挥了集结号的作用。


一个、两个、三个……


沉寂许久的内娱,充满了快活的空气。



情人节档本就苦烂片久矣,没想到有人敢打蛇打七寸,一出手就直击要害。


“整顿内娱,刻不容缓”。


今晚开播,不趁热,更待何时——


演员请就位3



01


《演员请就位》这季的新赛制,一出场就震撼了Sir的眼球。


导师陈凯歌、章子怡,还有远道而来的于佩尔,助阵的惠英红、吴镇宇。


这一届选手。


除了几个科班出身和有名的演员外。


还有许多来自近几年崛起的短剧,短视频,除此之外还有0经验的萌新。



怎么比拼?


第一关的内容总结起来,就是一句话——


所有人都陷入了绝对平等的空白。


摄制组就地拔起一座影视城,安排几十个场景穿插其间。


演员们需要自己动手完成服化道、排练、走戏,所有资源先到先得。


导师随机抽查表演,进行初印象打分。


零帧起手的规则,一下子打懵了所有人。


-只有20分钟的时间

倒计时两分钟(表演准备)

-给我整紧张了……

咱们的压力肯定会爆炸



有经验的老演员都抓瞎,更别提那些刚入新手村的小白。


时间短,无剧本,无导演。


于是一档正儿八经的演技综艺,但第一关就证实了:


网友们绞尽脑汁的抽象,在天赋选手面前不值一提。


有人别出心裁,演晒太阳的猫。



现实版古风小生,江湖悠悠,姑娘莫怪。



有人没搭好戏台就戏瘾大发,认吴镇宇为世仇,抱着章子怡不放。



为了抓导师的注意力,很多演员在思考角色的时候,干脆一股脑往自己身上堆戏:


什么孩子被拐的母亲、下课后找狗的学生、分手的恋爱脑、落魄的歌女、下岗的员工、百日哀的夫妻、撕逼的情侣……总之怎么惨怎么来。

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杨子。


他饰演西门庆,结果同时吓坏了章子怡和于佩尔。



而在这样的疯狂下。


导师们也似乎只能化身行走的迷惑表情包大赏了。



第一期,仅仅第一期。


谁能想到,当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哪吒和DeepSeek吸引去时。


一档综艺节目。


凭一己之力扭转乾坤,已然成为文娱热搜当仁不让的新晋顶流。


02


那么问题来了。


《演员3》的出现,只是为了向观众呈现内娱的低洼水平吗?


Sir觉得不然。


首先是咱们没必要去佐证一件众所周知的真相。


其次,是节目本身。


要知道演综的出现,本就是为了呈现各种演员的能力参差,考的就是临场表演和即兴发挥。


表现得差没关系。


让哪怕非科班出身的演员也有机会尝试,也能得到来自专业人士的评价,这才是演综的目的。


就拿这个“天崩开局”来说。


抽象吗?


当然。


可同时,这搞笑的外表下,反而呈现出了演艺圈的真实。



什么意思?


还记得那些关于底层演员的影视剧吗?


《喜剧之王》里周星驰突然被测试,要表演各种不同情境的状态,《我是路人甲》里演员饭都没吃完,听说有角色就立刻顶上。


在内娱,如果你不是有名的演员,只能接受突然被挑选,随时抓机会的命运。


这需要你有极大的应变能力。


极强的抗压性。


以及最扎实的基本功。


于是。


在节目里,除了那些慌不择路的选手,以及被导师一眼“打假”的拙劣模仿外。


“金子”也很容易被看到。


两个最先被导师看中的演员——


一个是张百乔,网红出身。


他非常聪明,给自己找准了一个“残疾人”的戏点,演一个卖豆腐的脑瘫患者。


好吃的、豆腐、要吗



他有思考:


台词简短甚至粗糙,符合脑瘫患者的说话习惯。


在字里行间加入哽音和大舌头的停顿,配合手腕内扣的畸形,增加残疾人的形象说服力。


他有情节:


妈妈说

我把豆腐

卖光了

就回来



聪明不仅在于对角色的选择,更在于对故事起伏的把控。


而在陈凯歌对他发出橄榄枝,表示自己选择了他之后,张百乔非但没有松懈,反而沉浸在自己的角色里,没有出戏。


满足最后一点:他有职业态度。



另一位演员,宋伊人。


她演一个卖身葬父的孝女,牌子上的错别字,加深给人的底层印象。



她和张百乔一样,非常聪明,选择了一个被动触发的角色(乞丐、小贩都是有人来才需要做反应)。


她向路过的章子怡要钱时,情绪更有一个渐进的过程:


从红眼眶,语义哽咽,再到流泪。


纵观其他选手,为了维持长时间的演戏状态,要么眼泪早已流干,要么根本进不去状态,光打雷不下雨。


吴镇宇一句话就给宋伊人定了调:她的泪很真。



所以说,在这个节目里,不管你是新人还是有着十几二十年的戏龄,不管你是现在的备选,还是曾经的首选。


如今,只有一个身份——


从零开始的演员。


当每个人都清空一切,从头再来,我们才能发现,那些名头之下真正重要的是什么。


流量与资历或许能够带来粉丝。


却骗不了人。


03


当然,我们并不能奢求这些“路人甲”们有多少惊艳的演技。


这不现实。


毕竟这个行业现状大家也有目共睹——


据数据统计,2024年共有74部古偶,今年更有超过110部古装剧待播,而短剧市场规模达到了五百多亿人民币,平均每月上架3000部短剧。


这些并不需要演技的剧种,成了当下年轻演员们最大的摇篮。


他们对演技的理解,也就可想而知。


于是节目中。


章子怡和吴镇宇,俩人第一环节走遍整个影视城,也没有找到心仪的演员。


只好“心虚”地问对方:我们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?



可问题仅仅是选手没演技吗?


也不尽然。


我们都知道演技这东西是需要慢慢培养的,就连刚出道的张曼玉,也有过很长的“没有演技”的日子,这并不致命。


章子怡于佩尔,出手整顿内娱演技了

真正让人担心的,则是——


对表演的态度。


什么是好的表演,或许很多人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,但在对待表演这件事上,任何知名的演员,想必都是会严肃认真地对待的。


但偏偏,很多年轻演员并不理解这样的重要性。


一个例子。


群戏面试后,第一个选手走上台,他没有认真调整自己的情绪、肢体或台词,反倒一味地在起范儿。


以至于当惠英红给他出了题,让他演一下,一个男演员要如何开发布会公开恋情,他也没有认真设计这个角色的细节,而是“还原”了一个现实里的明星。


敷衍、造作、虚伪。


正如大众对娱乐圈刻板印象的那样。


被导师紧急叫停。



他不是演得不像。


而是并没有认真对待这个角色,思考其背后的可能性。


既脱离剧本,也谈不上什么情感。


这样对待表演的态度,也难怪,章子怡、吴镇宇会被他的辩解惹怒。



所以说,这个节目最尖锐的地方在哪里呢?


其实是这里没有你好我好的客套,也不凭空去制造矛盾吸引流量。


它针对当下的内娱。


真正地把“表演”这件事郑重地搬上台面上来讨论。


就像一把手术刀。


精准而凌厉地解剖着内娱困境,把这些问题赤裸裸地呈现给观众看。


它告诉我们——


所谓“想入席,先入戏”。


如果一个演员不扎实好自己的基本功,不从心去理解角色,而只是“踩点得分”,就看自己哭得大不大声、动作夸不夸张、人设复不复杂、台词煽不煽情……


那么,终将迎来被抛弃的结局。


没错。


现实中,我们的很多演员其实并不是不想表演,也不是不想演一个好的角色。


更多的是不懂表演。


甚至于,很多演员都不知道表演的前提,就是“入戏”。


他们更像在扮演一个“努力表演”的“演员”。


于是你可以看到。


在这个节目里,不但有细致入微的教导——


比如陈凯歌说:


表演的目的不是表现你能下泪

英国立博官方网站

表演这件事不是唯恐不用力

而是内容充沛,表面举重若轻



也有不留情面的斥责——


比如章子怡说:


学艺先学礼,学武先学德

不要把节目当做流量的出口,来这厮混



目前我们看到的只是“群魔乱舞”的第一期。


相信之后,在导师陈凯歌、章子怡、于佩尔,以及惠英红、吴镇宇等人的帮助下。


他们会迎来较大的变化。


说到这里,Sir想起了第一季时,陈凯歌曾说过的一句话。


他向全场的选手提问。


说,哪些人觉得自己是天生的,祖师爷赏饭吃的演员。


一些人举起了手。



他紧接着再问。


你们当中,有哪些人曾经在表演这一行遇到困难时,想过放弃。


那些举着手的人,也并未把手放下。



他的意思很简单。


真正的演员。


既可以是自信的,天赋异禀的,也可以是敏感的,受尽挫折的。


只要足够真实,足够坦然和用心。


无论什么样的演员,都可以在这一行里发光,找到自己的位置,入得了“席”。


毕竟——


演员的好坏,和沸腾的市场和热搜的喧嚣没有关系。


只有演员们能找回初心,真正“就位”。

才能有好戏的诞生。

而这个行业,也能找回那缺失已久的,基本的骄傲。


我们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。


本文图片来自网络